50亿大单重磅落地马来西亚炒股配资利息。
起点锂电获悉,6月2日龙蟠科技公告称旗下公司锂源与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公司签署协议,预计自2026至2030年间向亿纬马来西亚公司发货15.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金额预计超50亿元。
亿纬马来西亚工厂主要生产制造圆柱电池,用于两轮车和电动工具领域,投资约30亿人民币,今年2月开始投产运营,并且刚建好就迎来大单:与美洲某集团签署协议达成长期购销关系。
此单侧面反映出中国电池厂正全力发展海外业务,并在马来西亚等国家形成了完善产业链,出海实现本土制造以指日可待。
正极材料只是一方面,用于制造电池还将引发一系列其他材料出现连锁反应,例如周边印尼的镍矿或也将受到影响,国际贸易壁垒也会进一步减弱。
两家国内头部企业在海外做生意,也反映出当前国内出海企业对供应链的把控较强,将中国成熟的机制复制到了海外市场,。
锂电产业的转移绝不仅仅是电芯厂的出海,更是整条产业链的出海,亿纬与龙蟠的合作仅仅作为缩影,就能从中管中窥豹瞥见当前出海的强劲势头。
01
亿纬锂能:押注储能与两轮车
亿纬锂能业务板块分为三大类: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由于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宁德与比亚迪地位难以撼动,所以亿纬锂能选择在储能与两轮车领域发力,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市场。
从去年的年报可知,储能与动力电池业务比重均等,消费电池占比略少,但总体而言三个业务均是公司有力支撑点,也能看出公司的业务面相对平衡,这也是公司近几年营收一直稳定的原因之一。
不过受到行业影响,利润与营收有些不成正比,但有了市场规模的前提下,只需要发力几个擅长的领域,就能扭转利润实现收支平衡。
所以,圆柱电池和储能电池将会是未来亿纬锂能格外关注的业务板块。
产品方面,为尽快加码两轮车市场,亿纬锂能发布新品“麟驹系列电动两轮车电池”,该系列电池以三大保障“产品安全”“充电安全”“标准安全”赋能产品的极致安全,涵盖48V到72V、20Ah到100Ah各种型号,为两轮电动车锂电池树立安全标杆。
出海方面,亿纬锂能在东南亚和南亚市场表现强劲,该公司两轮车圆柱电池在印度进口量仅次于比克位居全国第二,超过LG新能源,亿纬锂能在东南亚则下重金建立生产基地,2月16日马来西亚工厂首颗电池下线。
南亚和东南亚都是两轮车市场重点发力区域,随着能源转型,两地的电动车格局也会产生变化,亿纬锂能也不会是孤身一家企业闯荡市场,身后站着的是整条中国电池产业链。
储能电池板块,亿纬锂能扩张速度更快,已经快速逼近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储能板块在2023年爆发,当年营收同比上涨约七成,出货量更是三年翻了三番。
所以长期来看,国内与东南亚和南亚的两轮车市场,以及全球储能市场将会给亿纬锂能带来巨额的时代红利,低空经济的爆发以及固态电池技术的进步也是亿纬锂能未来两大新希望。
02
龙蟠科技:业绩或从过山车回归稳定
龙蟠科技并不是以磷酸铁锂材料起家,最初标签是“国内知名车用精细化学品制造商”,主要产品有各类发动机相关液体(尾气处理液、润滑油、车用养护品)。
该公司的锂材料业务始于2021年6月,收购天津贝特瑞纳米及江苏贝特瑞纳米进入赛道,谁知道这次押注直接让其站稳时代风口。
2021年碳酸锂需求增长导致磷酸铁锂价格飙升,年末升至每吨20多万元,2022年达到顶峰,龙蟠科技也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上。
但高处不胜寒,2023年起碳酸锂价格大幅回调,龙蟠科技也在风光仅一年后就回落到原点,2023年亏损十多亿,但公司迅速做出转变,牺牲毛利率大量采购碳酸锂原料,减少价格波动影响,所以去年上半年亏损开始收窄。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去年年末开始,龙蟠科技再度好运上身。
首先是去年12月与LG新能源签了超级大单,向后者发货2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金额约100亿元,是目前的“全球最大磷酸铁锂订单”。
今年5月9日公司又与楚能新能源3家子公司签署协议,向后者发货1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总金额超50亿元。
加之本次联姻亿纬,三笔重大订单让龙蟠科技再次风头无两,港股与深交所的上市也让该公司流量大增,过山车式波动奇迹让行业其他玩家难以复制。
目前来看,正极材料市场趋稳,或将让公司回归一个较为规律的状态炒股配资利息,一系列大单加持也让龙蟠科技近几年的业绩有了保障。
益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